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GW-ICC2016】中国心脏性猝死院外急救现状及对策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6/10/16 17:15:36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2016年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经过心脏性猝死可以存活的占31%左右,心脏性猝死是中年人猝死的第一杀手。对此,来自北京和睦家医院心脏中心的周鹏教授阐述了中国心脏性猝死所面临的两大形势,四大问题,九项对策。

  目前,中国心脏性猝死形势严峻,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突破100万只是时间上的问题。美国疾控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死于SCD的人数25-46万(占心脏病疾病的一半以上),死于CVD的人数90多万(包括脑卒中),死于心脏病的人数62万多。2016年AHA美国心脏疾病和卒中统计数据显示院外心脏骤停36万,院内治疗的心脏骤停21万,一共57万。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开始迈向美国的旧路,据阜外医院2015年的心血管疾病报告: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280/10万,乘以15亿人,接近420万。

 

  除去中国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即卒中218.5万,心脏病的死亡每年200万,而目前的趋势是,卒中和心脏病死亡的人数旗鼓相当,其中,心脏病猝死占心脏病死亡的一半以上即100万以上,我们现在可能已经达到这个数据,如果没有达到,也只是时间的问题,目前缺少非常好的流行病学资料。我国每年心脏病猝死人数为54.4万是阜外医院做的流行病学调查,这个数字是我国目前最好的数据,但是这是10年前的数据,同时,因为抽样样本量为67万,推至10几亿人口,样本的代表性有限,所以,今天看来,这个数据可能精确而不准确。

 

  第二,目前,中国心脏性猝死院外救治情况仍然是接近零。在日本,每10万人口安装AED393.7台,美国198.9台,台湾44.5台,澳洲44.5台,英国25.6台,德国17.6台,而中国大陆,只有0.2-0.3台,整个中国大陆4000台,使用情况接近为0,这与我国的人口数目及经济规模极其不相称。

 

  中国心脏性猝死的救治存在四大问题:不敢治、不能治、不会治、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第一,不敢治。因为缺少法律支撑,“碰瓷”现象普遍存在,使大家遇到需要施救的人不敢救。同时我过目前规定异地执业属于非法行医,限制了医务人员急救施治。最后,AED属A类医疗器械,必须由专业人员使用,也限制了救治的及时性。第二,无能力治。我国目前集体缺乏急救意识,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没有AED的支持,导致了碎片化的初级生命和高级生命支持单元。第三,不会治。院外经常发生失败的CPR心脏按压,失败原因有按压深度严重不到位,不必要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导致中断了心脏按压,耽误了救治,这通常是最严重的错误,无CPR培训证书的工作人员展开施救。2010年的一篇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文章显示心脏性猝死对成人来说,大部分为室颤即心源性的问题,短期的10-20分钟内还不至于缺氧,心脏按压过程中的主动按压和被动松弛也能进去一部分氧,所以,徒手的高质量心脏按压与心脏按压+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没有区别。第四,严重不对称的急救信息充斥网络。一些网络的信息误导了公民对于心脏急救的理解。

 

  针对目前我国心脏病猝死的现状,需要多方面的对策包括法律法规层面的支撑;建立全民的急救意识;明确警察、消防员等人员的责任,美国很多AED和消防设施在一起放置;增加AED的投放和设置,美国夏威夷州每一个麦当劳都有AED,顾客对于AED的知晓率非常高,每一个服务员需要经过AED和CPR培训方能上岗,日本是最长寿同时也是心脏性猝死发生率最低的国家,日本的人力车后面会配备AED,开车的人员需要经过AED和CPR培训才能上岗;增加新技术的运用;完善警报机制,和睦家医院的厕所里都有警报,绿色、黄色、红色按钮代表不同的警报级别;建立医护人员对外传播急救的知识的责任;增加社会的投入,以我国地铁建设为例,一公里的地铁建设可以装备3.5万台AED;最后,需要整合资源,从而编织一条完整的生存链。

版面编辑:张楠  责任编辑:聂会珍



急救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