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CIT2015] 沈卫峰:介入创新对我国临床实践意义重大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5/3/20 14:51:27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医疗领域也不例外。中国介入领域发展30年来经历了几个里程碑,让越来越多患者能接受越来越有效安全的治疗,这都与医务工作者不断探索创新密切相关。3月20日CIT2015现场的全体大会第九场为广大与会者展现了国内外介入创新为整个领域带来的推动作用。对此话题,《国际循环》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沈卫峰教授。

  介入治疗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介入事业的不断发展离不开创新。实际上,回顾过去三十年,介入治疗不论理念创新还是器械创新,发展都非常快,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临床研究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与过去相比已大有进步,临床医生已经可以进行和组织一些随机对照研究。例如,一些多中心研究对介入器材如Excel支架及一些药物如国产比伐卢定进行了研究。第二方面的创新就是规范化管理,虽然我国这方面尚不完善,但至少已努力向国外看齐。第三是器械及技术方面的创新,中国药物洗脱支架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能拥有这么多的国产支架,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而未来中国还将不断研发更多的药物洗脱支架及生物可降解支架。此外,中国在瓣膜等先心病器材方面也有一些创新,发展也非常快。技术方面也是如此,中国目前的介入操作技术已经与国外没有什么差距,甚至可能还要高于国际水平。以CTO病变为例,中国与日本一样是公认的CTO技术强国,而像美国等国家开展的CTO介入治疗数量非常少。分叉病变也是如此,中国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实施数量非常大,远远超过国际水平。此外,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也是中国介入治疗的独特亮点,中国95%以上的介入治疗都以桡动脉为入径。欧美一些国家应用经桡动脉的比例只有30%~40%。经桡动脉的并发症较少,受到患者及医生的欢迎,值得应用。我们在新修订的指南中将其应用的推荐水平作了提高,ST段提高心肌梗死行直接PCI也完全可采用经桡动脉途径。不过,虽然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有了很多的进步和成果,但还是缺乏原创性的技术创新,这方面还需继续去努力。

 

版面编辑:宁梦曼  责任编辑:徐竞鸥


介入创新理念器械随机对照支架CTO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