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IHF2010]中国心源性猝死的最新研究进展——张萍教授专访

张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作者:  张萍   日期:2010/8/29 13:04: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国际循环》:张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国际循环的采访。心源性猝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医学难题,如能提前预测将会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请您谈谈心源性猝死预测的措施有哪些,以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状况。

   《国际循环》:现代医学的发展让我们能在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防止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请您结合临床实际工作谈谈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分层。
     张萍教授:危险分层最主要是针对貌似健康的人群,从中筛选出高危人群。危险分层建立在上述危险指标的评价基础之上。目前在临床上,最为肯定的一个危险分层指标是左室EF值。不论是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还是非缺血性心脏病患者,EF值预测猝死的效力最强。大量循证医学研究显示,EF值下降的患者猝死发生率比EF值正常的人群升高3~6倍。在猝死的预防策略中,EF值<40%,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EF值<30%,即为高危人群。另外,在心脏结构方面,也有一些危险分层的方法。例如心肌肥厚>2.0 cm的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就属于猝死的高危人群。
     除了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外,我们还要关注一些电学指标的改变。在临床上,QT间期>500 ms或者QTc>500 ms的人群,无论其是否有结构性心脏病,都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因为已经证明,QT间期延长>500 ms的人群尖端扭转型室速的发生率高。
     同时,在危险分层中,我们还需关注性别在不同疾病人群中的作用。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男性是高危猝死人群;在一些获得性QT间期延长或者先天性QT间期延长的人群中,女性却是猝死的高危人群。在Brugada综合征中,男性是猝死的高危人群,其重要的原因与激素对于离子通道功能的调节密切相关。既往我们都认为,雌激素是保护性激素,其实不然。据研究,雌激素有抑制IKS通道的功能,而IKS是心脏复极储备重要的离子流,因此雌激素并不是一个保护心脏复极功能的因素,实际上是一个危害性因素。因此,在单纯的QT间期变化的人群中,雌激素的上升,容易导致复极储备的下降,从而引起猝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版面编辑:沈会会  责任编辑:张衡



张萍 心源性猝死 研究进展 心律失常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