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基于“末次正常”时间接受静脉tPA溶栓治疗的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风险更低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0/4/1 15:38: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静脉溶栓治疗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益处已经得到明确证实。但是,治疗过程中的任何延误都有可能降低转归改善的可能性,同时增加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从传统上来讲......

Acute Stroke Patients Treated With IV tPA Based on “Time Last Seen Normal” Have Lower Rates of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Than Patients With a Witnessed Symptom Onset

背景:静脉溶栓治疗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益处已经得到明确证实。但是,治疗过程中的任何延误都有可能降低转归改善的可能性,同时增加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从传统上来讲,医生会依据症状出现时间计算治疗时间窗,不过基于“末次正常”原则,如果某位卒中患者的“末次正常”时间位于治疗时间窗内,那么医生通常认为他适合溶栓治疗。本研究比较了在指定的卒中中心接受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其发病时有或者没有证据时转归是否存在差异。

方法:依据加拿大卒中网络的登记记录,我们连续入选了在加拿大安大略省11个省级卒中中心接受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比较了发病时有证据和没有证据的患者,依据“末次正常”时间进行治疗。

结果:在2003~2008年接受tPA静脉溶栓治疗的1,562缺血性卒中患者中,211患者(14%)发病时证据,根据“末次正常”时间进行治疗。1,351例患者(86%)起病时有证据。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血管危险因素情况相匹配。根据“末次正常”时间进行治疗的患者在症状严重度、出院时改良Rankin缺血量表评分(rRS评分)或出院去向方面无显著差异。但是多变量分析显示,根据“末次正常”时间治疗的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风险几乎低50%(6.2% vs. 11.5%, OR 1.834;95% CI:1.012~3.324)。

结论:在接受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卒中患者中,依据“末次正常”时间治疗的患者比发病时有证据的患者发生出血性转化的风险要低。这可能与依据“末次正常”时间治疗时过多估计了起病时间有关,无论是在常规的3小时治疗时间窗还是3~4.5小时的延长治疗时间窗内,这部分患者获得良好转归的可能性更大。未来应当开展前瞻性研究观察这两组患者,以确定两者的临床转归是否有差异,尤其是在延长治疗时间窗内。
 

版面编辑:沈会会



静脉溶栓卒中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